土壤与作物

2018, v.7;No.28(04) 449-45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吉林省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间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soybean cultivars in different maturity groups from Jilin Province

蔡春,马铃铃,安明哲,姚丽颖,孟凡凡,范旭红,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郑宇宏

摘要(Abstract):

生育期是大豆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对农艺性状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于2013和2014年对种植的吉林省新近选育的94份大豆品种,采用相关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方法分析了其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从MG0组到MGⅢ组,始花期(R1)、生理成熟期(R7)和完熟期(R8)逐渐延后,生育期结构的变异系数表现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全生育期。各生育期组生殖生长期均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殖生长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不同生育期组品种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MG0组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可适当降低株高和主茎节数同时增加分枝数; MGⅠ组品种通过对株高、节数和分枝数的增加来改善产量构成因子,提高产量;分枝数可作为MGⅡ组品种选育的一个考量指标; MGⅢ组增加株高和主茎节数是提高产量潜力的较重要因素,尽量选择分枝较少的材料。灰色关联度分析,MG0、MGⅠ、MGⅡ组品种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关系同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关键词(KeyWords): 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农艺性状;相关性;灰色关联分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11)

作者(Author): 蔡春,马铃铃,安明哲,姚丽颖,孟凡凡,范旭红,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郑宇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